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王者教学 > 初3化学所有化学方程式

初3化学所有化学方程式

来源:www.hzjinqiao.com

责任编辑:凯银手游网

发布时间:2025-07-30 04:22

0

0

初3化学所有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和现象 1.Mg+O2 2MgO 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2.Cu2(OH)2CO3=△=2CuO+CO2+H2O 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壁出现水珠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C+O2 CO2 .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S+O2 SO2 在空气里淡蓝色火焰.在氧气里蓝紫色火焰.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4P+5O2 2P2O5 . 生成白色固体(白烟) 6.3Fe+2O2 Fe3O4. 火星四射(无火焰).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或细砂,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7.CH4+2O2 CO2+2H2O 蓝色火焰 8.C2H5OH+3O2 2 CO2+3H2O 9.2CH3OH+3O2 2CO2+4H2O 10.2KClO3===2KCl+3O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白+黑 11.2KMnO4===K2MnO4+MnO2+O2 加热紫黑色 12.Zn+H2SO4===ZnSO4+H2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3.CaCO3+2HCl=== CaCl2+CO2 +H2O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煅烧石灰石 14.CaCO3 CaO+ CO2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15.CO2 +H2O===H2CO3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6.H2CO3 ===CO2 +H2O 红色又变成紫色 17.CO2 +Ca(OH)2===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Na2CO3+2HCl===2NaCl+CO2 +H2O 灭火器原理 19.2CO+O2 2CO2 蓝色火焰 20.CO+CuO Cu+CO2 黑色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1.C+2CuO 2 Cu+CO2 黑色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黑 22.H2+CuO Cu+H2O 黑色变成红色,试管口出现水珠 23.C+CO2 2CO 吸热或灼热的碳层 24.3CO+Fe2O3 2Fe +3CO2 炼铁原理 25.Fe +CuSO4=== FeSO4+Cu 铁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 26.Fe +H2SO4=== FeSO4+H2 铁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7.Fe2O3+3H2SO4=== Fe2(SO4)3+3H2O Fe2O3+6HCl=== 2FeCl3+3H2O 除铁锈 28.Al(OH)3+3HCl===AlCl3+3H2O 中和胃酸 29.BaCl2+H2SO4===BaSO4 +2HCl BaCl2+Na2SO4=== BaSO4 +2NaCl 30.AgNO3+HCl===AgCl +HCl AgNO3+NaCl===AgCl +NaNO3 注: 不溶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和BaSO4 31.CuSO4+2NaOH===Cu(OH)2 +Na2SO4 蓝色沉淀 32.FeCl3+3NaOH===Fe(OH)3 +3NaCl 红褐色沉淀 33.Na2CO3+Ca(OH)2===CaCO3 +2NaOH 制取NaOH 34.2NaOH+SO2===Na2SO3+H2O (Y-SO3) 2NaOH+SO3===Na2SO4 +H2O (Y-SO4) 35.SO2+H2O===H2SO3 SO3+H2O===H2SO4 CO2+H2O===H2CO3 36.K2O+H2O==2KOH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BaO+H2O==Ba(OH)2 35.36的溶质: H2SO3 H2SO4 H2CO3 KOH Ca(OH)2 NaOH Ba(OH)2 这只是一部分``不过还算比较全啦~ 希望能帮到你喔.

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同时体现以下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①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KMnO4-K2MnO4+MnO2+O2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加以检查。 2KMnO4-K2MnO4+MnO2+O2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 2 KMnO4 K2MnO4+MnO2+O2↑ 3.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a.最小公倍数法(以氢气与氧气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这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方法。例如 H2+O2-H2O 反应前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氧原子数为1,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因此,在H2O分子前配上2,H2分子前相应地配上2即可。 b.奇偶数法(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元素的原子数一奇一偶的特点加以配平的方法(将奇数配成偶数)。例如H2O2-H2O+O2 反应前过氧化氢分子中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水分子中氧原子数为1,将水分子数 配为偶数(1×2=2),再配平其他物质即可。这一反应用最小公倍数法较难配平。 C.观察法(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利用较复杂的生成物推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从而推出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的配平方法。例如Fe+O2-Fe3O4,Fe3O4中有4个氧原子,3个铁原子,因而Fe应配为3,O2应配为2。 二、例题解析: 例题1 某同学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写成如下形式: H2O2====H2+O2 试分析其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既要以客观事实(真实性)为基础,又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在实验室制氧气时已经学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而不是氢气和氧气,尽管在配平的形式上看起来似乎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另外,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还必须注意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等符号的正确使用。 答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错误:①生成物写错,违背了客观事实; ②有标明气体符号“↑”; ③没有注明反应条件。 正确的写法是: 2H2O2=====2H2O+O2↑ 例题2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于1772~1777年的五年间,做了大量的物质燃烧实验,下列几个实验是其中的几例,请你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⑴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铅(Pb)在氧气中煅烧生成 氧化铅(Pb显+2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强热红色的氧化汞使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按照书写的步骤进行,在正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条件等的基础之上,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迅速配平化学方程式。一般说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有多种配平方法,对于不同特点的反应,可以适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配平方法的优化。⑴、⑵、⑶均可用最小公倍数法或奇偶数法等方法配平。 答案:⑴4P+5O22P2O5 ⑵2Pb+O2====2PbO ⑶2HgO22Hg+O2↑

热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