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鹿为马 朝秦暮楚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 投笔从戎 的时期 涉及人物 主要内容和含义
指鹿为马 : 赵高 秦二世胡亥
赵高为了清除异党,拿了一头鹿说是马,胡亥笑了,说他错,胡亥问大臣,有的大臣害怕,说是马,有的直言说是鹿,结果被杀了
比喻颠倒是非黑白。
朝秦暮楚
好像讲秦楚打仗边境地方经常易手
有间边境客栈的老板,要看风使舵的生存,经常早上挂秦国的旗,晚上挂楚国的旗
具体故事我真的不记得了
比喻人们态度不定,见风使舵。
四面楚歌 :项羽 韩信
楚汉战争后期,项羽被围垓下,韩信命人唱起触地歌曲,楚军军心散涣,无心作战
项羽惊讶,难道汉军已占领所有楚地,为何他们那边那么多楚人?
于是连夜带八百骑兵突围
比喻 陷入困境
草木皆兵
应该是魏晋南北朝的故事,好像和前秦苻坚有关吧,打仗故事,一方太害怕了,连草木、风吹草动都当是敌军偷袭。真忘了
比喻 很害怕,过分惊慌。
投笔从戎
我只知道是指文人放弃写作转而参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之类。
希望能帮到你,你可以在百度上再找找。
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韩信
成也萧何败萧何说的是西汉初年大将韩信的经历,意思是(韩信)既是因为萧何才获得成功,也是因为萧何才导致失败,其中“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意思是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于一个人身上。
成也萧何败萧何说的是西汉初年大将韩信的经历。韩信秦朝末年,韩信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未受重用,又改投刘邦麾下,仍未受重用。一气之下,韩信愤然出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好言抚慰,并向刘邦极力保举,拜为大将。事实证明韩信果真是将才,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但在刘邦当皇帝后,猜疑韩信,韩信得知后,便与夏阳侯密谋造反。此事被萧何识破,诱他到长乐宫中,被吕后斩首。所以后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秦朝末年的时候,刘邦、项羽纷纷起义,韩信原本加入了楚军,但一直得不到项羽的重用,于是来到汉军之中做一个小兵,一次刘邦的谋士萧何遇到韩信,认为韩信是一个人才,当时韩信和其他士兵一起逃走,萧何听到后,连忙在夜晚赶出去追回韩信,留下“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后来,韩信果然在楚汉战争中发挥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为汉朝大业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汉朝建国之后,韩信因为功劳巨大被封为王,但刘邦对韩信不放心了,担心韩信造反,因此君臣之间产生间隙,后来,在刘邦外出平叛的时候,韩信打算袭击吕后和太子,但消息被泄露出去。吕后想将韩信骗到宫中杀害,但担心韩信不肯上当,这时萧何献计以庆贺平叛胜利为理由,骗韩信进宫。结果韩信进宫后立即被吕后杀害。于是就有了“成也萧何败萧何”的故事。
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此中给人的提示是什么
韩信的经历,韩信因萧何推荐成为大将军,又死于萧何的计谋。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四、胯下之辱打个人物是谁
韩信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