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回答
加:5,6,7,8,9都是进位加
二、什么是 进位加法
就是两数相加的和必须进一位
比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5=8就不是
而9+8=17就是
三、如何教孩子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第一,10以内的加、减计算,必须熟记数的组成与分解。这是10以内数加、减计算的算理依据。如:计算2+3=?孩子就想2和3组成5,所以2+3=5。计算9-6=?就想,9可以分成6和3,所以9-6=3。
第二,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必须掌握计算方法。进位加的基本计算法是“凑十法”,它由四个思维过程构成,即:看、分、凑、合。如:计算8+5=?就看大数8差2凑成10,把小数5分成2和3,8和2凑成10,10加3就等于13,所以8+5=13。退位减的基本计算法是以加算减,它是依据加、减法的关系来思考的。如:计算13-8=?就想8加几等于13,因为8加5等于13,所以13-8=5。
第三,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必须使孩子理解和掌握从高位算起的道理和方法。如:计算28+36=?就想,20加30得50,8加6得14,50+14=64。
第四,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笔算,必须遵循笔算加、减法的法则来算。首先应辅导孩子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借助竖式从个位算起,其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十等道理,都要必须让孩子理解。如:计算53-29=?写成竖式时,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3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到个位作10,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是13,13减9得4,十位上退了1还剩4,4减2得2,差是24。由此可以看出口算是基础,笔算是重点。要提高笔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这一基础。
100以内数的乘、除法,是指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表内乘、除法的计算,除了让孩子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外,最重要的是必须理解、熟记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积、求商的方法。一般来说只要乘法口诀记得很熟,用口诀求积孩子基本上不会错;用口诀求商如有难度,家长辅导时,可采用以下的格式训练。如:括号里应填几?( ) ×8=48:括号里最大填几?7× ( ) <45 。前者用于能整除的除法训练,后者用于有余数的除法的训练。这样逐步使孩子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思维方法。
在孩子已掌握一般的算理及基本方法后,要切实的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还必须进行寻找计算的规律和应用计算规律进行计算的辅导和训练。像9加几的规律是和比十几少1,8加几的规律是和比十几少2。如:9+7,和就是比17少1是16。十几减9的规律是差比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多1。如:17-9,差比7多1是8。借助这些规律,简化计算的思维过程,对形成计算技能和技巧有十分重要的好处。除此之外,还可以经常对孩子进行口算、心算、听算和速算的训练,以培养孩子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100以内数的计算能力。
四、怎样教进位加减法
对于孩子学运算,提醒注意两点:
其一,学前儿童学计算,在于启蒙,主要是让孩子对计算有兴趣,活化头脑,发展思维,不在于要学得多,学得深,所以,不要追求运算的难度;
其二,要根据孩子的可能与需要施教,孩子们学数学是存在差异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学,就应该施教,若孩子有困难、有反感,就不要强加于孩子。
关于学习进退位运算的做法,提供家长一些参考:
1、要练习10以内的运算,这是进位退位运算的基础,10以内的运算清楚了就好办,不然,10以后的运算就会糊涂。
2、要让孩子认识两位数数字的结构,分辨“十位”和“个位”,例如“14”,包含一个“10”,一个“4”,特别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两位数的运算。
3、两位数的运算,适合将“横式”与“竖式”结合起来运算,竖式的十位与个位的关系更明显一些,不是给孩子讲这些“术语”,而是让孩子通过感性理解。
4、若孩子运算有困难,就提供小物品让孩子边摆弄边运算,例如,9减5不会算,就让孩子取9颗蚕豆辅助运算,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很具体的,要让孩子在需要的时候,运用“实物”这个“拐棍”,有助于提高运算能力。
5、运算的进程要分步走,搞清楚了以后,再进行进位和退位的运算。进位和退位的难度是较大的,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