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评课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听了刘老师的课,感受颇深,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刘老师整个教学设计从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操作理解——技能的形成——运用知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认知过程。通过口算题中出现的14+28=?的情景导入,自然过渡到进位计算,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会使学生感到突然,又把加法的三条法则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认知冲突的积极性。
刘老师在新授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小棒,探究算理、展示交流,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明白“哪一位满十,就应该向它的前一位进1”并掌握竖式的规范书写。在课的过程中刘老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错误”资源,发现了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并且让课堂显得更加实际与真实。在基本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后刘老师设计了具有层次的练习,再通过大量丰富的练习熟练计算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另外,刘老师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很到位,以身示范,每一个”=”
都是用尺子画出来的。
建议:同意楼上于老师的建议:在规范竖式的写法和对比两种竖式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如果先说正例,再让学生分析反例,可能对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更有利。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什么是20以内进位加法
就是20以内加法 但是这个加法必须进位 如:9+5=14 是20以内进位加法 3+5=8 不是20以内进位加法 因为不需要进位
三、20以内进位加法练习ppt
20以内进位加法
方法一:“凑十法”(强调: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8 + 5=8+2+3=13
方法二:“五五凑十”(当两个加数都大于且接近5时适用)
6 + 7 =5+5+1+2=13
方法三:“多加减补”
8 + 5 =?
10 + 5 -2 =13
想:把8先看成10后与5相加,再把多加的2减掉。这是“多加减补”的方法,这里蕴涵假设的思想。也可以这样理解:8=10-2 ,用10-2来替换原式中的8,算式转换为10 -2+ 5,再调整运算顺序为10+5-2,这里蕴涵着替换的思想。
小结: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凑整化简”的思想,在做题时应结合每道题不同的特点来灵活选择。
四、破五近十加和近十加有什么区别
进十加(进位加):本档不够加,能直接减“补数”进一。
如:7+8,3+9,6+5等
破五进十加(破五进位加):本档不够加,不能直接减“补数”进一。
如:6+7,5+8,6+6等
备注:
补数定义:1的补数9,2的补数8,3的补数7,4的补数6,5的补数5
五、100以内加减法速算法
方法 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 :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进4加2就等于6写在十位上。再如42+29=71。就用加9要减1这句口决,2-1=1,把1写在个位上,是2我进3,4+3=7,把7写在十位上即得71。本办法学会了百试百灵,比计算器还快。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就直接写得数就行,如25+34=59,个位加个位写在等号后的个位上5+4=9,十位加十位写在十位上即可2+3=5,即59。不必列竖式计算。
方法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口决: 口诀:减9要加1,减8要加2,减7要加3,减 6要加4,减 5要加5,减4要加6,减 3要加7,减 2要加8,减 1要加9。(注:
口决中的减几都是说减个位上的数)。例:73-46=27,解:减6要加4,谁加4?3加4等于7写在个位上,减数的十位是4我退5,谁退5?7退5,即27。(注:如何退位?减数的十位是1你退2,是2你退3,是3你退4,依次类推,但必须是个位减个位不够减的情况才能这样退,够减就直接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直接定出得数即可。)
以上两种方法是我利用了一年级教材中的凑十法演变而来的。它们的口决大体一致,只需记住了其中的一种,另一种方法即可融会贯通。
六、进位加是定要打进位一吗?
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记下来是为了计算中不容易错。你如果不去,只要你计算正确也是可以的。